在整体视野中深化区域史研究
来源: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6年4月6日
近年来,伴随着史学研究的新进展,区域史研究越来越受到史学界重视,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,其相关理论问题也引发众多学者的关注。在学者看来,区域史研究须置于整体史视野之中,展现出区域发展与整体发展并进的逻辑,其最终目标是揭示中国历史的演变规律。
为历史研究提供丰富生动的面相
区域史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地理空间内所从事的活动,包括经济活动、政治活动、文化活动以及社会活动等。这个历史地理空间,既可以是行政区域,也可以是超越行政区划的自然区域、文化区域和社会区域。
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金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传统史学多强调宏大叙事、宏观史学,强调自上而下视角的政治史研究。而区域史路径则强调微观史学、底层史学、大众史学,强调自下而上的社会史、经济史和文化史研究。区域史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生动的面相。区域史研究路径,已被国内外历史学界所广泛认可,在历史研究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。
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卞利告诉记者,区域史研究非常重视原始文献文书史料的收集与利用,但与传统史学相比,区域史研究强调某一特定空间的小传统、小历史,并十分注重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。就此而言,区域史研究的路径与传统史学有较大区别。
“区域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意义,在于揭示和阐释特定区域空间相同抑或不同的特征,并在整体史观照下,发现和找出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区别。”卞利认为,区域史研究不是目的,而是一种手段和方法,是对无数区域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之后,揭示特定区域在特定时间内的内在联系,从而为整体史的书写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信息。
吉林大学文学院中国史系教授高福顺认为,区域史研究更注重将“趋异性”与“趋同性”研究统一起来,体现的是“碎片化”与“整体史”观照下的理性思考,通过实证性与理论性的辩证思维模式,进行全视野、长时段的历史考察。区域史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它挣脱了身份认同、时空区隔等传统叙事的“形而上”的羁绊,贯通上下,由“静态”历史走向“动态”历史,将历史研究“活化”,也可以避免历史问题现实化与现实问题历史化的价值取向。
将区域史置于整体史中考察
有观点认为,区域史研究容易出现碎片化倾向,那么应该如何克服这一弊端?
“区域史研究虽然关注的是具体区域,但绝非‘就事论事’、就区域论区域,而是必须将区域史置于整体史之中进行考察。”李金铮告诉记者,区域史研究一是凸显区域史的地位和特点;二是“以小见大”,为推进宏大历史研究和探寻历史演变法则作出贡献。在研究区域的同时,必须关注“上层”,关注“国家”,乃至关注“全球”。应该说,凡属成功的区域史研究,都是突破了区域的“以小见大”之作。相反,有的区域史研究因为仅限于就区域论区域,导致为人们所诟病的“碎片化”。
高福顺认为,区域史择取的地域是相对的,从“全球史”的视阈来看待中国历史,毫无疑问,“中国史”就是“区域史”。在他看来,将“中国史”置于“全球史”的视阈内进行考察是相当重要的,也是将来“中国史”研究的必由之路。目前,在西方现代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冲击下,中国历史研究的“话语语境”有些混乱,许多“概念”混淆不清。他认为,从区域史的理论与方法出发,注重探寻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,和谐“中国史”与“全球史”的互动关系,实事求是地展开中国历史的叙述,应是学术界努力的方向。
卞利表示,区域史研究需要宏观的视野与格局。只有把区域史放在中国整体史甚至全球化格局和视野中去考察,才能展现出区域发展的逻辑,发现区域发展的不同或相同道路,并最终揭示中国历史的演变规律。过分强调区域的小历史和小传统,必然陷入碎片化的误区,将有血有肉的区域史肢解为自我封闭、自我欣赏的地方史。
借助跨学科研究方法
区域史研究将特定区域内的自然、社会、经济、政治、文化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内作综合的历史探讨,涉及多学科知识。在受访学者看来,推动区域史研究走向深入需要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。
李金铮认为,与普通历史研究一样,区域史研究也需要理论工具。具体说来,除了运用历史学和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之外,更要学习和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。政治学、经济学、社会学、人类学、地理学……许多学科的知识都可以为我所用。利用相关学科来研究区域史,往往能大开眼界,发现一片新天地。
对于推进区域史研究,李金铮提出两点建议:其一,无论是高校还是科研机构,都要积极介入所属地区的区域史研究。不仅要提升区域史研究的水平,也要为地方建设提供历史借鉴,起到地方智库的作用。其二,区域史研究既要立足本土,又要突破本土,加强区域史之间的联系与比较研究,同时加强田野调查,将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结合起来,加深对区域史发展脉络的认识。
高福顺表示,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,需要借助诸如考古学、人类学、社会学,甚至是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区域史研究进行指导,运用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推动区域史研究走向深入。定性分析、定量分析在区域史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,新技术如“大数据”的应用或有助于揭示历史演变规律。他认为,推动区域史研究走向深入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坚持“趋同性”与“趋异性”的基本研究模式,趋异性研究与趋同性研究是区域史研究的两大支柱,缺一不可。
在卞利看来,发展区域史研究,首先需要研究者具备宏观的整体史素养,并在整体史的视野和架构内,思考一个区域独特发展道路的选择;其次,要对所研究的区域有宏观且细致的把握,否则很难对这一区域史进行准确的描述、正确的阐释和明确的揭示;最后,在充分掌握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,要对区域之间展开深度的比较分析和研究,从而在整体史框架内总结和概括其发展规律。(作者张杰)